极目新闻记者 李力力保宇配资
实习生 陈雨欣
当地时间9月22日下午,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与沙特共同主办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上宣布,法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至此保宇配资,本次会议上已有法国、摩纳哥、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安道尔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此轮“承认潮”中,参与的国家越来越多,特别是出现了一批欧洲国家,这说明了什么?海图智库专家朱信荣介绍,这既是这些国家自身利益的驱动,也与加沙地带越来越严峻的局面密切相关。
朱信荣说保宇配资,以军最近几周在加沙开展了密集行动,军方已经攻入加沙城。这些迹象表明,以色列想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取得对加沙地带的控制,进而彻底清除哈马斯。这也导致加沙居民进一步流离失所,以色列的行为让这些欧洲国家受到越来越大的国内民意压力。
“在巴以问题上,此前欧洲国家的表态比较消极,总体上是坚持人道主义立场。今年以来,随着特朗普第二次上台,美国容忍以色列继续在加沙开展军事行动,但各种暴力不断,欧洲国家与美国的分歧越来越大,他们并不认同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波“承认潮”中,法国和英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个转变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意味着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表态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仅剩美国。
朱信荣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国际外交姿态上的积极进取,一定程度上是源于法国当前的困境。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马克龙曾表示支持以色列,直到他今年4月访问埃及后才开始调整立场。“在他剩下的任期里,在国内问题上,马克龙不太可能有所作为,这就迫使他在外交上要有一些成绩,这个转变很明显,也代表了欧洲大陆的倾向。”
联合国现有193个会员国,有近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数据显示,更多国家站在了公平正义一边,体现了国际社会人心所向,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也变得更孤立。
那么,这波“承认潮”会助推巴勒斯坦这艘“航船”驶入联合国的“港湾”吗?
朱信荣对此持否定态度,“道义支持能否转化成为实际力量支持,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由于美国可以在安理会上行使一票否决权,事实上它去年已经这么做了。那么这次美国依然有可能再次否决。”
这波“承认潮”或许会给以色列带来国际压力,但对改善加沙形势可能只是象征意义。这一点,从以色列方面的表态,就可窥见一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日回应称保宇配资,部分国家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会带来和平,而是“把下一场战争带得更近”。以色列极右翼政客、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甚至表示,以色列将很快庆祝“吞并约旦河西岸”。
七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